首页 资讯 正文

台风“蝴蝶”路径有变!或在海南这一带登陆

体育正文 98 0

台风“蝴蝶”路径有变!或在海南这一带登陆

台风“蝴蝶”路径有变!或在海南这一带登陆

■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(lǐmèngnán)

“允许外摆后(wàibǎihòu),我们专门在店外摆上了桌子。外摆区(qū)环境好了,顾客自然愿意多坐一会。”海岛鲜生店铺老板吕旭兵说。今年4月,三亚市天涯区在全省率先探索(tànsuǒ)实施商户临时外摆政策,他(tā)成为首批受益者。

三亚过去有“一河一路”的说法,相邻的三亚河和解放路,曾经(céngjīng)是来鹿城旅游的必打卡之地。如今,三亚旅游业发展火热,作为当地商业发源地的解放路近些年却沉寂(chénjì)下来,周边的新民街(jiē)等老街也受影响,生意(shēngyì)略显冷清。

商户临时外(wài)摆政策的出台,便是要扭转这一局面(júmiàn)。政策实施一个多月,商户外摆如何(rúhé)激发街区商业的消费动力?外摆带来的活力与秩序问题如何平衡?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日展开了走访。

店铺转租(zhuǎnzū)困难、空置率攀升

4月23日中午,一则消息引起(yǐnqǐ)了吕旭兵的注意,让他瞬间放下手头的活儿,反复确认(quèrèn)消息的真实性。

当天,三亚天涯区发布商户临时外摆措施,鼓励新民街、建设(jiànshè)街南段、文明路等7条街区部分商铺率先开展试点(shìdiǎn),在指定区域适当设置(shèzhì)促销、经营设施。

吕旭兵的店铺位于新民街。开放外摆政策(zhèngcè)消息传来,他当即在距离店铺不足500米(mǐ)的五金店购入一批木桌。当晚,这批桌椅就(jiù)出现在店铺外,欢迎来往的消费者入座。

“一分钟都(dōu)不想等!”吕旭兵脸上写满了急迫,“和(hé)曾经红火的时候相比,近些年来这里的游客少了许多,我们这些店家都很着急。”

海南(hǎinán)建省办经济特区后,三亚得到较快发展。旅游业的兴旺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促进了咖啡厅、手工艺品加工店、海南特产专营店等娱乐消费经济发展,这些店铺大多集中(jízhōng)在新民(xīnmín)街,这条街也成为三亚传统繁华商业街区的代表之一。吕旭兵(lǚxùbīng)20世纪90年代从(cóng)江西来海南“闯海”,便看中了新民街这块自带“流量”的区域。

天涯区新民街商铺外摆(bǎi)的大排档。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

2012年起,随着两家海鲜加工店的(de)进驻,三亚第一农贸市场海鲜直供优势发挥出来,新民(xīnmín)街逐渐成为(wèi)以海鲜加工为主要经营业态的街道。五湖四海的游客坐在店门口(diànménkǒu)聊天、吃海鲜,这些热闹场景成为许多店主的共同记忆。

随着三亚城市的进一步发展,亚龙湾、三亚湾、海棠湾等逐渐成为新兴热门(rèmén)打卡地;市区内,蓝海购物广场、青春颂(sòng)、天悦城(tiānyuèchéng)、大悦城等商圈相继(xiāngjì)开放。在新业态新玩法的叠加影响下,客流量逐渐从老街区流入新商圈,新民街不复往日光彩。

“不仅仅是新民(xīnmín)街,附近的老(lǎo)商圈都面临相同的困境。”天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天涯区是三亚老商业中心(shāngyèzhōngxīn),辖区内的多个老商圈被设施陈旧老化、业态规划滞后等问题困扰。

店铺(diànpù)转租困难、空置率(kōngzhìlǜ)攀升,以新民街为代表的(de)老商圈转型迫在眉睫。如何利用现有店铺资源活化老商圈,恢复曾经的活力和烟火气,成为摆在天涯区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
经过调研,该区最终决定以商户临时外摆(bǎi)措施为突破口,鼓励新民街等老商圈的(de)商户打破室内经营的局限(júxiàn),将店铺空间向室外延伸,利用店外空地增设用餐、展示区域(qūyù),通过灵活多元的经营形式,吸引客流和消费。

“拼高端我们比不上新街(jiē)区,我们能比的(de),只有烟火气。”闯海30余年,吕旭兵很(hěn)清楚这条街的优势:小街巷、老居民,这里有地道的“三亚味”。

市民游客在新民街外摆水果(shuǐguǒ)摊位处购买热带水果。海南日报全(quán)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

外摆(bǎi)拓展“第二空间”

露天环境营造度假“松弛(sōngchí)感”

在建设街圆方水果店门口外的(de)过道上,几个筐靠墙排列,筐内或(huò)饱满或新奇的水果吸引着来往的游客。

外摆的桌椅陈设(chénshè),不仅是城市鲜活的印记,也是商家灵动的招牌。

“水果摆在街道旁,游客伸手就能买到新鲜水果。”圆方水果店店主吉霞说,新政策对商家来说是(shì)一场“及时雨”,不仅吸引了(le)客人,也为(wèi)商铺带来更多收益,“一个月下来,店铺(diànpù)收益至少增加了30%。”

外(wài)摆拓展了店铺的“第二空间”,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营业面积(miànjī),降低了经营成本。

“开放外摆后,租金不变,但我们经营的面积扩大(kuòdà)了1倍。”鲜蛙烤鱼(kǎoyú)店铺老板袁月算了一笔账,店内常年放置7套桌椅,如今(rújīn)店铺外也能摆六七桌,消费者来后几乎不用等位。

外国游客在新民街海岛鲜生海鲜加工店(diàn)的外摆摊位就餐。海南日报全媒体(méitǐ)记者 王程龙 摄

开放外摆后,袁月(yuányuè)店里多了不少(bùshǎo)“新面孔(xīnmiànkǒng)”。“很多外国人也常到我们店里来吃饭。”为此,袁月还专门下载了翻译器,这样“可以更好地和客人们沟通”。

开放外摆,不仅对商户有好处,同时也能够满足消费者对“烟火气”“氛围感”的需求,让(ràng)食物(shíwù)多了份“街头烟火”的香气。

“人不用进去就能知道店铺热不热闹,商铺(shāngpù)外面人越多,说明越有人气。”来三亚旅游的苏青云说,外摆提供了露天就餐环境(huánjìng),在外面吹着晚风(wǎnfēng)、看着街景,和朋友碰杯聊天,比(bǐ)坐在室内更有度假的“松弛感”。

吕旭兵说,来店里吃饭的人有(yǒu)不少本地居民,开放外摆后,一个老顾客的话让他动容,“他说,‘海鲜在哪都可以(kěyǐ)吃,我就喜欢这街上的烟火气。现在这里变得(biàndé)更热闹了,让我找到了老三亚的感觉’。”

下一步,吕旭兵还准备在店外的墙上装饰景观灯(jǐngguāndēng),让顾客一眼就能看到(kàndào),并且想进来。目前,他已经着手设计心目中的小店模样。

市民(shìmín)游客在品尝小吃。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

“秩序线(xiàn)”与“烟火气”

商户外(wài)摆如何便民不扰民?

文明路、建设街、儋州三巷、团结路、解放路、阿里山小吃街、红旗街……第一批开放试点的(de)街区,几乎都是(shì)人口居住密集的街区。

这些街区里大多是居民(jūmín)自建房,楼下是店铺,楼上(lóushàng)是住户。商住混合,街道较为狭窄。以建设街为例,不足两米的人行道,商户的桌椅一摆,行人(xíngrén)通行便窄了不少。这样的袖珍空间,如何平衡商户和(hé)住户需求,考验着社区的治理能力。

这一点,建设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谢(xiè)彬彬(bīnbīn)深有体会。“商户外摆管理有三难。一要不影响行人居民正常出行,二要减少对环境的(de)影响,三要鼓励商户多元化经营。”谢彬彬坦言(tǎnyán),商户外摆要做到便民不扰民,就是要在这三难中寻找一个相对合理的“平衡点”。

开放外摆,不代表无序外摆。烟火气与文明线如何兼得?在这方面(zhèfāngmiàn),天涯区也做了(le)一些探索。

在外摆区域与时间(shíjiān)上,开展试点的(de)街道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现场统一划定(huàdìng)外摆标线,商户不能越线经营;时间上,台阶以上区域可全天使用,台阶以下区域在避开高峰时段且不占用盲道的前提下开放。

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上,天涯区“软硬兼施”:一方面,成立巡查小组,由区综合行政(xíngzhèng)执法局牵头,联合社区、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巡查,对外摆(bǎi)区域环境卫生及秩序维护等情况进行(jìnxíng)监督(jiāndū);另一方面,推动(tuīdòng)商户自治,要求商户遵守“商户临时外摆三定三包”原则,规范日常经营行为。

“如果商户做不到(búdào),首次轻微违规,我们会书面(shūmiàn)警告并责令整改。”建设街网格长(zhǎng)陈正纬介绍,商户3次违规或严重违规(如占道阻塞交通、污染环境),则取消外摆资格,1年内不得重新申请。

“凳子靠里面一点,别妨碍正常行走。”每到晚上,陈正纬总是一边熟稔地与店主(diànzhǔ)打招呼,一边提醒外摆店主挪凳子、收(shōu)垃圾,降低说话音量。开放(kāifàng)外摆前,陈正纬是这条街的“熟客”,外摆后(wàibǎihòu),他到街上的次数更多了。

街区的政策是外部规范,要想减少住户和商户的矛盾,最重要(zhòngyào)的还是商户的自觉(zìjué)主动。

“要想长久经营,就要与周边居民搞好关系。”袁月说,晚上10时后,她会引导坐在外摆位(bǎiwèi)的(de)顾客尽量坐到店内,或者说话小声点,“平日里,我们(men)也常和(hé)居民们沟通,你包容我,我让让你,关系就处好了。毕竟,大家都希望这条街热闹起来。”

从“临时外摆(bǎi)”到“特色街区”

三亚探索谋定“一街(yījiē)一策”

对于袁月来说,这次外摆既有机遇,也(yě)有挑战。

“外摆几张桌子,能给商家带来不少收益,但这只是短期的。这片区域街区多(duō),小吃店也多,我们(wǒmen)需要有(yǒu)自己的特色卖点,才能有持久的竞争力。”谈到这个问题,袁月的声调陡然升高。

如何打造特色?随着外摆商户逐渐增多,这些问题也抛给了社区。“想要保持长久的热度,商户还(hái)需要(xūyào)提高(tígāo)商品与服务的多样性。”谢彬彬认为。

实际上,天涯区在这方面也早有布局。在鼓励商户多元化经营方面,天涯区提出,经相关部门审查,符合条件的商家可(kě)引入第三方合作(hézuò)外摆并签订合作协议,由门店向社区提出申请且承担主体责任(zérèn)。

“这意味着我们可以‘搭个伙’,搞合作(hézuò)经营。”商户陈大姐近期购入了一台炒冰机,计划和其他商户合作拓展(tuòzhǎn)经营品类,“模式活、产品新,生意准能火(huǒ)。”

在实际经营中,部分店铺在完成(wánchéng)“规定动作”的同时,还充分发挥创意,将外摆区打造成各具特色的“打卡(dǎkǎ)点”,形成了新的竞争力。

夜幕降临,三亚(sānyà)情人颂商业街灯火璀璨,泰式餐厅用热带绿植装点(zhuāngdiǎn)外摆区,烧烤店以暖黄串灯营造烟火(yānhuǒ)气,海南菜馆则用椰树造型增添海岛风情,游客们在外摆区惬意享受美食。

情人颂商业街负责人(fùzérén)许萍介绍,餐厅外摆位一方面严格遵守红线范围设置,另一方面进行适当抬高,并用花箱、围栏(wéilán)等隔开,减少对行人的影响(yǐngxiǎng)。

店铺要有特色,街区同样(tóngyàng)也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。在这一点上,天涯区正在(zhèngzài)梳理各街区的历史(lìshǐ)脉络与商业类型,引导商户打造特色外摆场景。

“社区可结合街道(jiēdào)商圈定位(dìngwèi)及街道文化特色打造‘一街一特色,一路一风格’的特色外摆示范区。”天涯区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只要确保安全(quèbǎoānquán)、与街区风格不违和,任何设计都可以商量着来,让街道的外摆既承载商业功能,又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的窗口(chuāngkǒu)。

从一张(yīzhāng)桌子的(de)升级到一条街区的焕新,天涯区商铺(shāngpù)外摆试点不仅是商圈经济的活化创新,更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长效探索。如今,天涯区已开放第二批试点街区。吉阳(jíyáng)区大东海(dàdōnghǎi)商圈也紧随其后,推出外摆经营试点新举措。未来,游客将能在三亚更多街区体验外摆带来的烟火气。

(海南日报(hǎinánrìbào)三亚6月12日电)

台风“蝴蝶”路径有变!或在海南这一带登陆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