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相约丝博会|乘势起飞 陕西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新动力

体育正文 182 0

相约丝博会|乘势起飞 陕西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新动力

相约丝博会|乘势起飞 陕西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新动力

陕西(shǎnxī)拥有全国(quánguó)唯一的航空(hángkōng)研发制造完整供应链条,科研机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,低空应用场景十分广泛……面对这些优势,陕西是如何发展低空经济的?5月24日,参加“2025相约丝博会 全国主流(zhǔliú)媒体看陕西”主题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们(men)先后走进丝博会落地项目—西安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和卡斯柯信号(西安)有限公司,感受陕西探索(tànsuǒ)低空经济发展新动力。 记者们在拍摄无人机(wúrénjī)机库自动换电过程 专注工业级无人机制造 提升巡检(xúnjiǎn)工作效率 打开(dǎkāi)电子屏幕,用鼠标轻轻点击,就能(néng)看到无人机正在进行何种作业……在西安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,媒体记者们见证了工业级无人机作业效能到底有多高(gāo)。 西安因诺航空科技(kējì)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张弛介绍,与消费级无人机主要服务于(yú)个人日常航拍捕捉美景不同,工业级无人机以完成特定行业任务(rènwù)为核心目标,广泛应用于管道巡检等专业领域。 在以往(yǐwǎng),人工(réngōng)徒步巡检石油(shíyóu)管道,每日最多巡检5-10公里,而在山区、沙漠、沼泽等偏远或复杂地形的管道区域,人工巡检安全风险极高,人工监测的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也(yě)并不(bù)占优势。而用上无人机之后,其单次飞行覆盖范围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,远超人工徒步或车辆巡检的效率,同时可快速识别管道面临(miànlín)的风险并实时回传数据生成可视化报告。 据(jù)张弛介绍,2024年,某油气管道项目通过7台多旋翼机(xuányìjī)库实现113公里管线全无人化巡检,异常识别准确率达95%以上,与传统人工相比,工作效率也提升(tíshēng)了26倍。 “地下铁”企业跨界飞上天延长无人机(wúrénjī)产业应用链 在西咸新区能源金贸区(jīnmàoqū)西咸青年创业园三号楼楼顶天台,无人机库舱门缓缓开启(kāiqǐ),一架无人机的螺旋桨飞速转动,沿着既定(jìdìng)航线风驰电掣地飞去。2-3分钟的时间,一公里长的轨道与沿线周边百米范围就(jiù)完成了。 此前,卡斯柯主攻(zhǔgōng)轨道交通(guǐdàojiāotōng)控制系统集成,如今将技术(jìshù)专长延伸至低空领域,开辟了无人机巡检业务新赛道。“地下跑的列车和天上飞的无人机,看似(kànshì)相隔云端,实则共享着智能控制的底层逻辑。”卡斯柯西安(ān)公司总经理黄毅介绍,2022年,卡斯柯落户西咸新区后,将轨道交通的智能调度算法与无人机技术跨界融合,进一步(jìnyíbù)拓展了无人机的应用场景,实现了从“地下”到“空中”的跨界,实现了产业链(chǎnyèliàn)的延长。 2024年12月26日,成功实现无人机首飞测试,标志着“地下铁军”开始跨界化身“空中猎手(lièshǒu)”。只需一键发出指令,无人机就能依照预设航线自主(zìzhǔ)巡飞巡检。单人可同时管理10架无人机进行(jìnxíng)巡检任务,自动巡检效率是(shì)传统无人机巡检效率的5至10倍。 记者说:希望更多的陕西“智造”可以走入(zǒurù)寻常生活 “来陕西参加丝博会,在‘秦创原’看到了许多科技转化成果。”海南卫视记者温世飞(wēnshìfēi)说,“我了解(liǎojiě)到,这些成果大多是从高校(gāoxiào)和科研院所转化而来,陕西省给了企业(qǐyè)许多政策支撑,助推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型企业高质量发展,也期待在未来,可以看到更多的陕西‘智造’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(rìchángshēnghuó)。” 在(zài)因诺科技,看完了各种各样的飞行器后,甘肃省(gānsùshěng)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王蕾雅更关心,究竟哪一款飞机更适合媒体拍摄视频素材。“这两天的采访让我见到许多以前没(méi)接触过的科技产品,感到很新鲜。希望(xīwàng)陕甘两省未来在科技创新上加强交流(jiāoliú),一起推动低空经济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。” 起点(qǐdiǎn)新闻·西部网记者 宋洋 刘望 陈嘉欣 王靖升 审核(shěnhé) 贾存真 张建成 李卓然 编辑:丁佳豪(dīngjiāháo)
相约丝博会|乘势起飞 陕西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新动力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